》請點選打開標題/
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委辦
時間:民國98年迄今
對象:國中中輟生及國小中輟生(24小時關懷照顧)
目的:輔導中輟生重返校園
說明:檤過一對一課業補教、外師英語教學
輔導計畫:
一、方案緣起:
為了幫助已經在學校有了偏差行為的孩子,我們設計生活營預防犯罪的各項活動。主要的內容朝向幫助孩子們因為大家的關心與照顧,特別有陪伴成長的重點關懷措施,期持孩子們對社會的溫情產生美好的經驗與印象,在逐漸成長中,捆體漸漸成熟,進而達到預防犯罪,活出美好人生的未來。本協會本於人人有愛心,活出光彩人生,進而建立和諧康樂社會的宗旨,遂於93年5月成立本協會,招募志工服務社會,並承辦青少年社區活營專案至今。本會依法設立為非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,期望結合政府及社會各界資源,以全人關懷思維,採取主動積極模式,落實單親·清寒、外籍配偶等弱勢家庭扶持,針對家庭、婚姻、親子等關係進行諮商,安排親子教育、學習成長等活動,助人活出豐盛生命,使恫人成長、家庭有愛,社區活絡,減少犯罪,促進社會和諧。可見要預防青少年犯罪,家庭功能、品格教育、生活習慣培春、心理健康、心靈培育、人際關係等向度,都是青少年社區生活營同時並進的目標,期問需投注大量人力、時問和資源,是一長期的投資,就生命的無價及深信也是最有價值的投資。
二、方案目標:
1.協助孩童完成當天學校作業。
2.協助孩子克服個別學習困難及引發孩子讀書動機與興趣。
3.希望藉由教會的參與和執行,使這些弱勢家庭孩子有機會接受品格教育及生命教育。
4.藉由此方案的堆廣,喚起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重視,借助教會深入社區的力量,健全家庭功能。
三、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及地點
主協辦單位:社團法人臺灣圓愛全人關懷協會(台中市北屯區興安路一段41-2號)
協辦單位及地點:
忠明區:基督教慕義堂忠明全人關懷中心(台中市北區忠明路499號SF)
太平區:基督教慕義堂太平全人關懷中心(台中市太平區長億一街一巷16號)
永生區:基督教永生堂(台中市北區大雅路80號)
四、參加對象、人數:40人
(一)忠明區:選定北區的立人國中、忠明國中及五權國中學生“這些國中均距離本協會不遠,因位置接近於市中心區,易受環境物慾影響,如果家庭功能欠缺、學校功課落後,易產生偏差行為,有犯罪隱憂,接受學校推介學生10人。
(二)太平區:選定太平區的中平及長億國中,太平全人關懷中心長期關心附近國中小之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,給與課後陪讀工作,太平區以外移人口及勞動人口為多,屬社經地位較低者,明顯特性是學生閱讀及生活習慣不良、有參加幫派組織傾向、抽煙、網咖上癮傾向等,接受推介學生20人。
(三)永生區:選定北區的五權國中為主,93年起就閒辦五權國中社區生活營,10年來幫助學子成長,特別安排就近學校附近的基督教永生堂負責,協助12位家庭功能欠缺、學校功課落後學生易產生偏差行為,有犯罪隱憂,接受學校堆介學生10人。
五、執行內容及流程:
(一)課復輔導:
很多孩子連作業都不帶、不碰,或者敷衍了事,至少使完全不讀書或不寫家庭作業的學生,聞始多一份督導,提升學業成績,提升競爭力,若不即時介入幫助,就會使問題惡化,數學、英語及國文是最需要的補強。每天陪伴寫作業是作實際的陪伴。
(二)品格教育:
很多孩子的人格偏差到令人憂心的地步,這是很艱難的部分,非常急迫的需要介入輔導。一來採機會教育的模式,在與學生互動當中隨時提醒。設計活動,潛移默化的將品格教育實於生活當中。
(三)個人諮商:
很多孩子所受到的創傷是需要作一對一的深度輔導,找出需要治療的創傷與問題,當其心理的重擔釋出,走出困惑或創傷,態度及觀念的成長會連帶的使學業或行為得到改善。摑人諮商除固定時問一對一協談外,將視學生狀況,隨時安排,尤其當學生情緒過度反應,及出現偏差言行,離家、逃學、偷竊、抽煙、攜帶刀械、參加幫派活動或與異性交往,家庭出現變故等危機出現時,立時給予諮商,以收及時矯正之效。
(四)團體諮商:
孩子們需要同儕,人際關係需要訓練,很多偏差的行為透過團體動力的激盪,幫助自我覺察,促成個人的成長,而產生改變的效能,心理上的障礙也可藉以抒發或挪移,可以動用各種工具或活動內容來進行。例如談話或小團體活動、閱讀或影片欣賞等等。以小團體型態進行,人數以10人較為合適,故採分班進行。
(五)潛能開發:
很多孩子們的能力因為沒被曆覺而浪費,沒有自信又缺乏動力,精力無處發洩,鬱卒或放蕩街需要調整。藉著潛能的開發,可提供他們自我肯定的空間,累積成就威,消彌自我放棄的思維,移轉注意力,從茫然到自我探索。在生活普中將籍由下列課程協助戲迪學員們的潛能。
1、才藝課程:才藝活動安排吉他·鋼琴、爵士鼓、樂團音控、烘培、衛舞、戲劇、培養學生興趣才能“
2、體能活動:網球、棒壘球、籃球、保齡球、桌球等。
(六)週末戶外休閒活動:
很多的孩子陷於電視、電腦、低級暴力的漫畫或色情書刊、網咖、閒逛、閒聊、嗜睡、貪吃或無所事事的曆呆等的陷阱中,他們需要被陪伴,需要被帶領和培春正確而有意義和健康的戶外休閒活動,避免學生假日流連網咖、及參加幫派組織,進而參與社會服務,體驗社會脈動,有助身心健全靨展、生涯規劃,並培奏健康休概念。所以規劃社會服務、企業參訪、家庭參訪、知性活動(如科學文藝欣賞)及休閒活動。
(七)家庭訪視孩子及家長皆需要被關懷,與家長的接觸可以讓孩子無所遁形,也能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在外狀況及增加親子互動的扶持與知能,增強家庭功能,減輕親子衝突,預防刺激犯罪,不當管教是青少年犯罪的最高因素。家庭訪視包含定期例行性的和家長會談,了解家庭狀況與家長建立共識及保持聯繫,當學生出現危機時,則安排臨時性的探訪。
(八)著假法治翱翔普、及7週之生活輔導:本協會鑑於過去輔導經驗,暑假為預防犯罪的關鍵時期,需要更多的陪伴給他們,以銜接平日之輔導。這一段時間的照顧可避免在暑假高犯罪風險時期,成為輔導上的缺口,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。對於這一群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,整個暑假的陪伴不只可看管,更需要利用這一段空檔,幫助他們認知法律常識以及正常優質的團體活動。因為學校沒課了(這些學生多數不參加暑期校方所辦的為期一個月,每天半天的暑期輔導),以安排法治翱翔營,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,學生學到更多的法律知識以防範,這是非常重要的活動。暑假一次的四天營會。以法治教育為主,配搭體驗教育及才藝活動,及小組討論分享。暑假生活輔導:暑假期間最易被外界誘惑而迷失,因此太平區與烏日區安排暑假生活輔導,幫助孩子度過漫長的暑假,提供課業補強及各項適性之活動。
「2022愛與關懷學生攝影」競賽
得獎名單與得獎作品公佈於后。恭喜以下得獎同學!協會將於7/6 上午10:10,舉行線上得獎發布會,,請得獎同學自在LINE中掃描以下QR code進入頒獎群組:
線上頒獎典禮後,協會將寄出獎狀與獎金。
得獎名單
得獎名單 | 作品名稱 | 學校 | 獎項 |
李嚴 | 燭光映心 | 中國文化大學 | 第一名 |
王琨賢 | 空雲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第二名 |
呂純惠 | 彩虹之愛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第三名 |
莊雅嵐 | 餘光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優選 |
鄭琬陵 | 世界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優選 |
張卉婷 | 希望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優選 |
王惠靜 | 逆反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佳作 |
朱哲緯 | 庭園玫瑰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佳作 |
鄭仲吟 | 漫漫 | 中國文化大學 | 佳作 |
潘靜怡 | 角落裡的貓 | 中國文化大學 | 佳作 |
蔡瀚輝 | 網美鸚鵡蒂蒂 | 致理科技大學 | 佳作 |
方瑋岑 | 關於街頭的各種樣貌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李曜宇 | 無條件的正面防疫(無條件的愛)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熊正翔 | 笑笑羊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洪芸萱 | 盡一切努力保護地球 | 國立體育大學 | 入選 |
葉欲玄 | 淡水河的夕陽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嚴梵毓 | 復古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蔣詩于 | 兒時的快樂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白庭瑄 | 實景 |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| 入選 |
得獎作品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