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開「父母成長觀察站」2011-08-17 11:08:22 , 作者:張浙舟 瀏覽數:11551
摘要:前言
我們的社會實在是病了,因為光怪陸離的事件一天比一天多,一天比一天恐怖,為人父母的人要不斷的一天比一天學到“乖”,因為每看到一些發生的事都會令人感到意外與無奈,由不得問「那ㄟˇ安ㄋㄟ」?趕快調整自己的腳步,看接下來要怎樣教養自己的孩子。 哪一些問題是需要做足預防的功課,哪一些問題是需要立時解決,都再再的考驗著為人父母者的警覺性與智慧。在《天下》的調查中顯示,家長和老師都認為,教導孩子品格最大的困境,來自「電視媒體的不良示範」,以及「社會亂象干擾」。而社會對品格教育最具不良影響和不良示範的前三害,都不脫:新聞媒體、電視節目、政治人物。 家庭教育是品格教育的第一道閘口。兒女是無法假手他人來教導其品格的,道德包含了認知成份、情感成份和行為成份,品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是不能分離的,人沒了情感的存在就沒了品格的分辨與堅持,冷漠的人是無法體會人際互動的情感所需,也就無法併發出其品格層面的光采。兒女最需要的是雙親的撫慰與照顧,只要在生活中彼此交流出緊密愛意的情愫,親子間的喜怒哀樂都可以是品格堡壘形成的點滴片瓦。很簡單的一個例子,若孩子因為父親曾陪伴他有很多快樂的回憶,或陪他走過一段艱心的痛苦歷程,也許是病痛是失敗,父親對他的要求很容易被他接受與尊重,誰要給孩子甚麼東西會強過他在兒女心中的分量嗎?家庭教育既是如此重要,那麼在這一個瞬息變化且變化多端的世代裡,以教育孩子做為家長的第一角色考量是一不爭的要務,否則就是有萬貫家財而子女不肖,一切的努力豈不是白忙一場嗎?
「父母成長觀察站」希望是一個提供父母們一塊兒來從各種社會現象中看出點端倪,節錄下來成為參考,幫助孩子們使其成長之路被注入點點滴滴的累晉之人格維他命,漸漸成為一個心理健康快樂成熟的大人。
|
![]() ![]() |